文字logo
《昆 虫 学》
发布时间: 2013-05-18
浏览次数: 488

学时:39学时学分:2学分课程性质:必修

实验个数:13适用专业:制药工程等

大纲执笔人:刘勇大纲审定人:王开运

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

《昆虫学》是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昆虫学实验》是该课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有关昆虫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主要教学环节。该课程共安排室内课堂实验12个,共计 36学时。实验课内容主要包括昆虫的外部形态、昆虫的生物学、昆虫的内部解剖与生理、昆虫的分类学、昆虫生态学和农业昆虫学。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课验证课堂理论教学,使学生加深对课堂理论教学的理解和对基础昆虫学知识体系的感性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有关昆虫学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昆虫形态学实验部分,要求学生以蝗虫为代表熟练掌握昆虫体躯的基本构造、头、胸、腹各体段附属器官的基本构造以及各类昆虫的变异类型;昆虫生物学实验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昆虫胚胎发育的一般过程,昆虫胚后发育各阶段(卵、幼虫、蛹、成虫)的发育特点、生命现象、形态特征和变异类型等;昆虫的内部解剖和生理实验部分,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昆虫的各种内脏器官形态构造以及生理功能;昆虫分类学实验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昆虫纲中34个目的基本特征,基本掌握农业昆虫中重要目(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重要科的鉴别特征;昆虫生态与农业昆虫的防治技术与策略部分,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昆虫发育始点与有效积温的测定,明确温度与昆虫发育的关系;掌握主要农作物主要害虫的识别特征及危害症状。

三、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

昆虫学实验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必开

选开

实验类型

 

 

内容提要

 

基本操作

双目立体解剖镜的构造、使用和昆虫体躯的观察3

 

 

 

 

学习并掌握解剖镜的使用方法和昆虫纲的基本特征

昆虫的头部、触角和口器3

 

 

 

 

观察昆虫头部构造、触角类型及口器类型

昆虫的胸部和腹部3

 

 

 

 

观察蝗虫胸部构造、各种足和翅的变异类型,观察昆虫腹部的构造以及各类雌性产卵器和雄性交配器

昆虫的生物学3

 

 

 

 

观察昆虫卵、幼虫、蛹的类型及成虫的二型和多型现象

昆虫的体壁和消化系统3

 

 

 

 

观察家蚕和松毛虫体壁及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和变异类型

昆虫的呼吸、神经、生殖系统3

 

 

 

 

观察呼吸、神经和生殖系统的解剖学、组织学,理解其生理功能

昆虫纲的分目和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分科3

 

 

 

 

观察昆虫纲主要目的形态特征和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主要科形态识别

同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分科3

 

 

 

 

同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主要科形态识别

昆虫发育始点与有效积温的测定和应用3

 

 

 

 

利用相关数据计算昆虫的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并进行预测。

主要地下害虫识别3

 

 

 

 

观察地下害虫的形态特征及危害状

十一

大田作物主要害虫的识别3

 

 

 

 

大田作物主要害虫形态特征与危害观察

十二

蔬菜主要害虫的识别3

 

 

 

 

蔬菜主要害虫形态特征与危害观察

十三

果树主要害虫的识别3

 

 

 

 

果树主要害虫形态特征与危害观察

 

四、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双目立体解剖镜的构造、使用和昆虫体躯的观察

(综合性实验,3学时)

1.目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双目立体解剖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掌握昆虫纲的基本特征。

2.实验内容

(1)室外采集常见昆虫;

(2)观察东亚飞蝗浸渍标本、鞘翅目针插标本、鳞翅目幼虫标本,其它各类昆虫标本等;

(3)观看“昆虫身体的构造与功能”录像片。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双目立体解剖镜、放大镜、尖头镊子、培养皿、捕虫网、毒瓶、试管等。

 

实验二.昆虫的头部、触角和口器

(验证性实验,3学时)

1.目的要求

(1)了解昆虫头壳的分区;

(2)掌握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3)掌握昆虫主要口器类型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实验内容

(1)观察东亚飞蝗头壳构造和分区;

(2)解剖并观察东亚飞蝗的口器,蝽类的吸收式口器

(3)以针插标本、盒装标本和玻片标本观察昆虫各类触角及其它的口器类型。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双目立体解剖镜、解剖剪、尖头镊子、昆虫针、放大镜等。

实验三.昆虫的胸部和腹部

(验证性实验,3学时)

1.目的要求

(1)学习并了解昆虫胸部和腹部的基本构造;

(2)掌握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和各种类型;

(3)掌握昆虫翅的构造、质地类型、假想脉序。

(4)掌握昆虫雌、雄两性外生殖器的模式构造及常见变异类型

2.实验内容

(1)观察东亚飞蝗胸节的构造;

(2)胸足的构造和类型:观察东亚飞蝗前足(步行足)、后足(跳跃足)、蝼蛄前足(开掘足)、龙虱后足(游泳足)、蜜蜂后足(携粉足)螳螂前足(捕捉足)、人体虱前足(攀缘足);

(3)翅的构造和类型:观察蝗虫或螳螂的前翅(皮质、复翅)、后翅(膜翅)、蠼螋前翅(革翅)、蓟马前后翅(缨翅)、金龟前翅(鞘翅)、蛾堞前后翅(鳞翅)、蝽类前翅(半鞘翅)、蝇类后翅(平衡棒)。

(4)观察蝗虫、螽蟖、蟋蟀、蝉、寄生蜂、蛾类雌虫的产卵器和蝗虫雄虫的交配器。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上述实验材料的浸渍标本、针插标本或玻片标本,双目立体解剖镜、放大镜、解剖剪、尖头镊子、昆虫针等。

 

实验四.昆虫的生物学

(验证性实验,3学时)

1.目的要求

(1)了解并掌握生长发育的一般过程及特点;

(2)掌握昆虫常见卵、幼虫、蛹的类型以及成虫的二型和多型现象。

2.实验内容

(1)结合挂图和盒装标本观察昆虫的各种变态类型;

(2)观察草蛉、家蚕、玉米螟、松毛虫、蝗虫等卵的类型及产卵方式;

(3)观察膜翅目(叶蜂)、鳞翅目(家蚕)、鞘翅目(蛴螬)、双翅目(蝇蛆)等的幼虫类型;

(4)观察鞘翅目或膜翅目昆虫的蛹(离蛹)、鳞翅目昆虫的蛹(被蛹)和蝇类的蛹(围蛹)。

(5)观看“昆虫的变态”、“越冬”和“苏醒”录像带。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双目立体解剖镜、放大镜、培养皿、上述各类昆虫标本。

实验五.昆虫的体壁和消化系统

(验证性实验,3学时)

1.目的要求

(1)了解并掌握昆虫体壁的基本构造与功能;

(2)掌握昆虫消化系统的基本构造及常见变异类型。

2.实验内容

(1)观察家蚕和松毛虫体壁组织学切片标本;

(2)观察螽蟖、蝗虫、蝽、叶蝉等消化道的解剖浸渍标本和组织切片标本。

(3)观察刚毛、鳞片、刺、距等体壁附属物和香腺、臭腺、蜡腺等体壁内陷物。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生物显微镜、双目立体解剖镜、放大镜等。

 

实验六.昆虫的呼吸、神经和生殖系统

(验证性实验,3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昆虫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基本构造;

(2)理解昆虫呼吸、神经、生殖等主要内脏系统的生理功能。

2.实验内容

(1)呼吸系统:观察家蚕、蝗虫、蝇蛆、蜉蝣稚虫等的气门分布类型,蝗虫、蝼蛄、葡萄天蛾蛹等气门的构造,豆天蛾气管整封玻片;

(2)神经系统:解剖并观察家蚕、东亚飞蝗的腹神经索,观察柿毛虫神经节正封玻片,观察螽蟖、蓖麻蚕等复眼和单眼的切片标本;

(3)生殖系统:观察家蚕雌雄虫生殖系统的解剖浸渍标本,螽蟖精巢组织切片,粘虫、田鳖等卵巢管组织切片。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生物显微镜、双目立体解剖镜、放大镜、解剖针、解剖剪、尖头镊子、蜡盘等。

 

实验七.昆虫纲的分目和直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分科

(验证性实验,3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昆虫纲34个目的分类特征;

(2)掌握直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常见科的分类特征;

2.实验内容

(1)观察昆虫纲常见重要目的盒装标本、针插标本或玻片标本;

(2)观察直翅目蝗科、菱蝗科、螽蟖科、蟋蟀科、蝼蛄科特征。观察半翅目田鳖科、蝎蝽科、仰蝽科、蝽科、盾蝽科、猎蝽科、长蝽科、缘蝽科、花蝽科、网蝽科、盲蝽科等代表。观察鞘翅目步甲科、虎甲科、叩头甲科、吉丁甲科、金龟科、腮金龟科、丽金龟科、花金龟科、锹甲科、天牛科、叶甲科、豆象科、皮蠹科、谷盗科、锯谷盗科、瓢虫科、象甲科、小蠹科等的代表。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双目立体解剖镜、放大镜、上述各类昆虫盒装标本、针插标本或浸渍标本等。

实验八.同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分科

(验证性实验,3学时)

1.目的要求

掌握同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常见重要科的分类特征。

2.实验内容

;观察同翅目蝉科、叶蝉科、沫蝉科、飞虱科、木虱科、粉虱科、蚜虫科、蚧类等的代表。观察鳞翅目麦蛾科、菜蛾科、细蛾科、卷蛾科、刺蛾科、螟蛾科、尺蛾科、蚕蛾科、枯叶蛾科、天蛾科、夜蛾科、灯蛾科、舟蛾科、毒蛾科、弄蝶科、凤蝶科、蛱蝶科、粉蝶科、眼蝶科等的代表。观察双翅目蚊科、瘿蚊科、虻科、食蚜蝇科、潜蝇科、蝇科、丽蝇科、麻蝇科、寄蝇科的代表。观察膜翅目叶蜂科、茎蜂科、姬蜂科、茧蜂科、小蜂科、金小蜂科、纹翅小蜂科、蚁科、胡蜂科、切叶蜂科、木蜂科、熊蜂科、蜜蜂科等的代表。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双目立体解剖镜、放大镜、昆虫标本。

实验九.昆虫发育始点与有效积温的测定和应用

(验证性实验,3学时)

1.目的要求

掌握如何计算昆虫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的方法。并通过发生检验,分析其在测报上的应用

2.实验内容

(1)计算某一昆虫某一发育阶段或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常数

(2)昆虫发育始点与有效积温的应用:发生代数的检验;推测各发育阶段的发生时期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Casio fx-3600pv 计算器30

实验十、主要地下害虫识别

 

1、目的要求

⑴了解主要地下害虫类群的形态特征;

⑵正确区别2种蝼蛄成虫、3种金针虫、3种重要金龟甲、3种地老虎、3种根蛆的成虫、幼虫形态及其危害状。

2、实验内容

盒装成虫、危害状标本和幼虫浸渍标本: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东方蝼蛄华北蝼蛄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韭菜迟眼蕈蚊葱地种蝇(葱蝇)、灰地种蝇(种蝇)、萝卜地种蝇(萝卜蝇)、根土蝽、网目拟地甲、野蛞蝓等。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解剖镜(每人1架)、镊子、害虫标本、标本盘、蒸馏水、彩色和黑白挂图、昆虫图胶片、投影仪。

实验十一、大田作物主要害虫的识别

(验证性实验,3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大田作物主要害虫的重要识别形态特征

(2)准确识别大田作物主要害虫的危害症状

(3)准确区分大田作物主要害虫的近似种

2、实验内容和材料

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沟金针虫、荻草谷网蚜(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东方粘虫、东亚飞蝗、亚洲玉米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类、银纹夜蛾、小地老虎、黄地老虎、棉蚜、棉铃虫、烟青虫、朱砂叶螨等的盒装标本、针插标本、玻片标本、浸渍标本与危害症状标本。

3、实验仪器设备

解剖镜、显微镜、培养皿、载玻片、镊子、普通投影仪、多媒体投影仪。

实验十二蔬菜主要害虫的识别

(验证性实验,3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蔬菜主要害虫的重要识别形态特征

(2)准确识别蔬菜主要害虫的危害症状

(3)准确区分蔬菜主要害虫的近似种

2、实验内容和实验材料

韭菜迟眼蕈蚊、菜粉蝶、小菜蛾、甜菜夜蛾、桃蚜、萝卜蚜、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豌豆潜叶蝇、茄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瓢虫、豆蛀螟、茶黄螨、截形叶螨、温室白粉虱、烟粉虱、同形巴蜗牛、野蛞蝓等的盒装标本、针插标本、玻片标本和浸渍标本与危害症状标本。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解剖镜、显微镜、镊子、培养皿、载玻片、普通投影仪、多媒体投影仪。

实验十三果树主要害虫的识别

(验证性实验,3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果树主要害虫的重要识别形态特征

(2)准确识别果树主要害虫的危害症状

(3)准确区分果树主要害虫的近似种

2、实验内容和实验材料

山楂叶螨、苹果叶螨、二斑叶螨、苹果黄蚜、苹果绵蚜、苹小卷叶蛾、顶梢卷叶蛾、金纹细蛾、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梨木虱、梨二叉蚜、桃蛀螟、桃红颈天牛、桑天牛、朝鲜球坚蚧、日本龟蜡蚧、桃白蚧、桃瘤蚜等盒装标本、针插标本、玻片标本和浸渍标本。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解剖镜、显微镜、镊子、培养皿、载玻片、普通投影仪、多媒体投影仪。

 

五、实验报告的格式

1、实验目的:

2、实验材料:

3、报告内容:

报告形式 

(1)绘图:布局要合理,线条清晰流畅,画点疏密符合虫体实际,标注字体以虚线引出,书写规范。

(2)制作检索表:据主要形态特征,制作出规范的一条两项式检索表。

(3)列表比较近似种的主要形态特征或区分危害症状。

(4)完成试验课提出的相关思考题

4、日期:

5、成绩、评语与教师签字:

6、课程名称、姓名、学号、班级

六、本课程考核方式、方法及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课程考试为闭卷形式,实验成绩评定方法按百分制计算,按照学生的实验认真态度、考勤情况、动手操作能力和报告完成的质量评分。

七、实验应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以一个实验教学班为标准)

解剖镜30台、显微镜30台、成套昆虫解剖工具(尖头镊子、眼科剪子、解剖刀、解剖针、蜡盘等)30套、成套昆虫标本采集工具(捕虫网、毒瓶等)30套、培养皿若干套、载玻片若干、普通投影仪1台、多媒体投影仪1台。